电子报

多日积怨一朝解 干群连心锦旗扬 ——龙山县靛房镇多方联动化解土地纠纷“硬骨头”

湖南法治报触屏版 · 湘西
发布时间:2025-07-25 | 点击量:8549

湖南法治报讯(通讯员  严京生)一面鲜艳的锦旗,几句朴实的感谢,道不尽的是村民心中的感激与释然。近日,龙山县靛房镇永明村村民王某孝专程来到靛房镇政府,将一面印有“心系百姓办实事,司法为民暖人心”金色大字的锦旗,送到政府干部手中,在这锦旗背后,是一起困扰永明村多日的矛盾纠纷。

“疙瘩”难解,多次调解未果成心结

这场纠纷的“主角”是村民王某孝与邻居王某银两家之间的一处宅基地边界认定。据村支书王江介绍,矛盾源于近期的一次新修房屋,因双方对当时划分的界限认定存在分歧,导致在通行、种植等问题上摩擦不断,积怨渐深。村委会、村调解委员会多次组织调解,但双方各执一词,互不相让,情绪激动时甚至出现言语冲突,调解工作一次次陷入僵局。这块小小的地界,成了村里一块难啃的“硬骨头”,也成了压在村干部心头的一块石头,更成为影响邻里和谐、村庄稳定的隐患。

干部下沉,田间炕头细听民声解症结

面对这块“硬骨头”,靛房镇党委政府没有回避。在了解到村内多次调解未果的情况后,决定变“坐等上门”为“主动下沉”。由分管政法信访工作的领导牵头,联合镇司法所、综治办组成专项调解小组,下“沉”到现场调解纠纷。

调解小组顶着炎炎烈日,查看争议地块的每一寸角落;耐心倾听矛盾双方的诉求和委屈,广泛征求周边知情村民的意见。现场的树林里,他们不谈大道理,而是从家长里短聊起,逐步拉近距离,引导双方换位思考,设身处地分析矛盾根源。

情理法交融,抽丝剥茧终化“千千结”

调解过程并非一帆风顺,面对双方根深蒂固的成见和偶尔反复的情绪,调解小组始终保持着耐心和定力。司法所和综治办工作人员发挥专业优势,结合《土地管理法》《农村土地承包法》等相关法律法规,对土地权属、边界界定进行清晰解读,厘清法律边界,并从邻里情、乡亲情入手,动之以情,晓之以理。

调解小组找准了矛盾的核心症结,不仅仅是边界问题,更是多年积怨导致的心理隔阂。一方面引导双方放下过往成见,一方面寻找双方都能接受的利益平衡点。经过多轮沟通协调,调解小组提出了一个既符合法律规定、历史依据,又兼顾双方实际使用需求和心理接受程度的解决方案,得到双方的认可,最终在调解协议书上签下名字、握手言和。

锦旗映初心,群众点赞是最好的褒奖困扰永明村多日的“疙瘩”终于解开了。看着两家重新划清的边界,邻里间久违的笑容回来了,压在村干部心头的大石也终于落地。

这面饱含深情的锦旗,是对靛房镇干部用心用情用力化解基层矛盾、践行群众路线的最好肯定。靛房镇分管政法信访工作的领导表示:“群众的认可既是荣誉,更是沉甸甸的责任。这面锦旗鞭策着我们,要继续把工作做深做实,真正走到群众中间去,倾听他们的心声,解决他们的急难愁盼问题。化解矛盾在基层,服务群众‘零距离’,是我们不变的初心和使命。”

此次土地权属纠纷的成功调解,为化解基层复杂矛盾纠纷提供了有益启示,唯有深入一线、倾听民声,融法、理、情于一体,以真心换真情,以实干赢民心,才能真正解开百姓的“心锁”,进一步筑牢社会和谐基石。

责编:李颖

一审:王薇

二审:伏志勇

三审:万朝晖

来源:湖南法治报